韩城公安交警深入阳山庄村开展“千村宣教”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李萍)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素养,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10月9日,韩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龙门中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阳山庄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村宣教”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李萍)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素养,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10月9日,韩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龙门中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阳山庄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村宣教”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在内蒙古清水河县韭菜庄村,一片曾经“靠天吃饭”的贫瘠土地上,如今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广“胡麻套种毛叶苕子”新技术,农户收入显著提升,走出一条“党组织带头、科技赋能、群众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
近日,2025年山东省“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下初镇山前庄村秋季村晚热闹启幕,来自本村及周边的百余名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为村民呈上一场满溢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
近日,延津县塔铺街道万全庄村8宗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在延津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网络竞价平台全部溢价成交。其中,最高溢价率达85.14%。这是该中心成立以来的首次“满堂红”,有效推动了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从城市到乡村,从平面设计师到非洲鼓传播者,1993年出生的郭玉华是个“追梦人”。他的梦关于音乐,但不止于音乐:“我想倡导这样的生活态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中,聚来庄村 “两委” 发现村内部分角落存在闲置空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为让闲置土地 “活” 起来,村集体决定将清理后的空闲地集中整理,打造成“爱心”小菜园。小菜园由村干部带头,联合公益岗人员共同打理,从垫土、播种到浇
王守庄村蔬菜市场曾因设施陈旧,每年仅向村集体交4.5万元。去年,村里在新绛县农村经济事务中心的指导下,瞄准这一“痛点”,多方筹资140余万元升级改造蔬菜市场,如今市场入驻经营户20余家,主打西红柿、乳瓜等产品,年交易量突破1500万公斤,交易额达7500万元,
清晨,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王守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已有许多村民等待理发。亲切的问候瞬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他们迅速清扫干净党群服务广场和群众舞台,为乡亲们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理发环境。雨渐渐变小,志愿者马上为群众理发。理发期间,志愿者还和大家拉家常,话孝
据《民权县志》记载,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桥镇有一个村庄擅长炸麻花,因有“香酥脆无渣,点燃亮似灯”的特点而远近闻名,该麻花制作技艺已经传承300多年,清朝乾隆年间还被列为贡品,故又得名“贡麻花”。
美丽家园人人共建,美好环境人人共享。日前,宝坻区大钟庄镇、大口屯镇、牛家牌镇等街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传播文明理念,引导辖区群众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美丽家园人人共建,美好环境人人共享。日前,大钟庄镇、大口屯镇、牛家牌镇等街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传播文明理念,引导辖区群众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今年7到8月,一场覆盖安徽全省的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沉、直面问题,真正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今年7到8月,一场覆盖安徽全省的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沉、直面问题,真正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8月25日晚,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大汶口镇卫驾庄村举行2025年“诚信助学 筑梦未来”大学生欢送会。
8月6日,走进永寿县甘井镇烟庄村的果蔬产业发展服务中心,29座现代化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初恋3号”和“青口蜜”圣女果挂满枝头,黄色的果实色泽鲜亮,绿色的果子青翠欲滴,宛如无数个小灯笼。村民们正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据《民权县志》记载,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桥镇有一个村庄擅长炸麻花,因有“香酥脆无渣,点燃亮似灯”的特点而远近闻名,该麻花制作技艺已经传承300多年,清朝乾隆年间还被列为贡品,故又得名“贡麻花”。如今,这个豫东普通的小村庄,正在通过充分挖掘当地传统特色,以坚守
近年来,新泰市龙廷镇龙溪庄村从群众最关心的婚丧嫁娶等问题入手,通过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引导群众共同破除陈规陋习,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村建设“大文明”。
近日,走进深州市大冯营镇养殖基地,从山东聊城泰丰农业养殖示范场运送的鲈鱼鱼苗及配套饲料正在有序卸货,养殖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新到鱼苗引入罐体,精准调控入水口的水流与水温。
近期,县委第三巡察组对白土岗镇瓦房庄等1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巡察。巡察组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住在村、吃在村、巡在村,聚焦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事项,推动巡改一体。进驻伊始,巡察组通过接待群众来访、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发现,位于瓦房庄村瓦房庄组的水塘长期没有清理,
64岁的牛何兰踏着朝阳,第一个坐到了村里编织加工厂的工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几根帚苗,几缕丝线,一把小刀,在她行云流水的操作下,魔术般地捣鼓出了一把工艺品笤帚。